水漬瘡的癥狀是什么?水漬瘡怎么治療?

水漬瘡的癥狀是什么?水漬瘡怎么治療?

水漬瘡

  水漬瘡是指因手腳潰水引致指(趾)間之濕瘡。出《外科啟玄》卷九。又名水漬瘡。多因長時手腳浸泡水漿之作業,或久居水濕之地,濕邪外漬,加之局部磨擦致傷而成。常發于手丫或腳丫之夾縫間,或漸擴大。該病證之初起,見患部微腫脹,皮色白腐而皺,繼則因磨擦而顯糜爛,流水,自覺癢痛,或有繼發感染者。多發于勞動群眾,或為長期水中作業之職業病,該病應重視預防,以避免手腳長期接觸水濕,保持局部干燥為重要,如防護器具之使用等。治宜先用甘草、苡仁適量煎湯外洗,保持局部通風清潔,或用密陀僧煅赤置地下去火性,研細末、外敷。重癥宜停止水中作業。

目錄

1.水漬瘡的發病原因有哪些
2.水漬瘡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
3.水漬瘡有哪些典型癥狀
4.水漬瘡應該如何預防
5.水漬瘡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
6.水漬瘡病人的飲食宜忌
7.西醫治療水漬瘡的常規方法

1.水漬瘡的發病原因有哪些

  從早稻拔秧、插秧、晚稻的耘耥等種稻過程中長時間的浸水是發病的主要因素,水溫高、田水呈堿性及勞動產生過程中機械性摩擦等刺激是輔助和促進因素。以浸漬糜爛型稻田皮炎多見。若接觸含有動物血吸蟲(終宿主主要為家鴨和牛,中間宿主為錐實螺)尾蚴的田水,血吸蟲的尾蚴侵入皮膚致局部皮膚炎癥反應,可引起血吸蟲尾蚴皮炎。水溫高、田水呈堿性及勞動產生過程中機械性摩擦等刺激是輔助和促進因素。

2.水漬瘡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

  本病以兩小腿、前臂遠端及手足背部多見。常因搔抓引起繼發感染,易變為膿皰,可伴淋巴管炎或淋巴結炎。皮疹3~4天達高峰,停止下水后1周左右消退,留有色素沉著斑。因尾蚴鉆進人體皮膚后很快死亡,不能變為成蟲,故不能引起內臟病變。甚至誘發鬧囊蟲病。

3.水漬瘡有哪些典型癥狀

  浸漬糜爛型皮炎:初為指(趾)間隙及指(趾)側皮膚浸漬、腫脹、發白、起皺,因摩擦已浸漬的皮膚被擦破,露出紅色基底,有少許滲液,易繼發細菌感染。且易發生指甲損傷、甲溝炎等。少數患者掌跖部位角層增厚,可見到多數環狀圓形或橢圓形綠豆至黃豆大小角層剝脫。病程具自限性,輕者不再下水田勞動6~7天即可痊愈。如繼發感染較重,產生局部紅腫、化膿,鄰近的淋巴管炎或淋巴結炎,則可有發熱等全身癥狀,并可使病程延長。

4.水漬瘡應該如何預防

  1、加強個人防護如下水田作業時穿塑料套服、外用塑料套膜等防止尾蚴鉆入皮膚;也可在下水田前涂皮膚防護劑,如15%鄰苯二甲酸二丁酯(DBP)軟膏或乳劑,市售防稻田皮炎擦劑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劑原液,使用時取原液一份加水6份搖勻即可。

  2、滅螺和滅尾蚴結合農業上施用化肥及農藥進行,可以選用稀氨溶液(氨水,用量15~25kg/畝)、碳酸氫銨(用量15kg/畝)、五氯酚鈉(在水深5cm時,用0.5kg/畝)、氯硝柳胺(10×10–6),茶子餅(20kg/畝)。

5.水漬瘡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

? ? ? 水漬瘡的診斷除了依靠臨床表現外,可能用到的檢查項目:皮疹、皮損、皮膚涂片、顯微鏡檢查、皮膚真菌鏡檢、皮膚病的物理檢查。

6.水漬瘡病人的飲食宜忌

  1、水漬瘡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:

  多吃瘦肉、肝、蛋、奶制品、可可、蓮子、花生、芝麻、胡桃、紫菜、海帶、蝦、海魚、紅小豆、荔枝、栗子、瓜子、杏仁、芹菜、柿子等。

  2、水漬瘡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:

 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。

  

7.西醫治療水漬瘡的常規方法

  1、治療以干燥、收斂、止癢為原則。應注意清潔,少用熱水及肥皂。出現浸漬時可外用粉劑(如枯礬10.0,氧化鋅20.0,滑石粉70.0),每天數次。糜爛時可用具有消炎、抗感染及收斂作用的溶液進行濕敷,如0.1%依沙吖啶(雷佛奴爾)、鋅銅合劑(達里波液),亦可搽3%甲紫(龍膽紫)液、20%鞣酸甘油或鞣酸軟膏(鞣酸10.0,甘油10.0,樟腦1.0,苯酚1.0,亞硫酸鈉0.2,滑石粉5.0,石蠟25.0,凡士林加至100.0)效果良好。繼發感染可根據輕重情況,用0.1%依沙吖啶(雷佛奴爾)溶液、l%小檗堿(黃連素)溶液或黃柏、生地榆各15g,煎水浸洗或濕敷。炎癥明顯伴淋巴管、淋巴結炎癥或發熱者,可局部或全身用抗生素治療。

  2、為消炎、收斂、止癢、抗過敏,可根據具體情況按一般接觸性皮炎對癥處理,或用以下中草藥方如土花椒6g(或茶葉、甘草)加食鹽少許,煎湯,洗患處,1天2次;馬齒莧、蒲公英搗爛,敷患處;明礬、石榴皮、黃柏、地榆、蛇床子煎水或研為細末配為油膏或洗劑外用,均有止癢、收斂、消炎效果。瘙癢明顯者可內服抗組胺藥。